胜游亚洲-官网

胜游亚洲

胜游亚洲

今天是 
学院要闻
学院要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校要闻
当前位置:

我校离退休教师退而不休 为学校建设添砖加瓦

发布者:网站管理员    发布时间:2015-06-29
  

  学校现有离退休教职工562人,在这支庞大的队伍中,既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又有管理人才,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、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,是学校的宝贵财富。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力量,不仅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,也是广大离退休教师的共同心愿。
  这支队伍中,有“老牛自知夕阳晚,不须扬鞭自奋蹄”的这样一群老人,他们继续发挥余热,不断传播正能量,或走上讲堂,或著书立说,或建言献策……他们没有浮躁,不带功利;他们默默无闻,无私奉献。

重返讲台 传道授业

  一些教师退休后,重新走上讲台,有的做职业道德讲座,有的做人文社科专题讲座,有的做健康知识讲座,有的做法制宣传讲座。老校长陈祖楠先生,2001年退休后,继续专注于德育研究,除在校内继续讲授《基础道德》外,还在市内外做有关师德、医德、官德、社会公德等讲座300余场,2013年,年近80岁的他还受聘为学校“卓越教师养成班”顾问,并兼授该班德育课程。退休教师吴国群、孟文镛、夏国英等3位学者入选“绍兴市人文社科专家库”,今年以来,他们向市级机关社科精品人文专题讲座活动提供9个讲座,4月14日,吴国群教授做了题为“绍兴师爷”的首场讲座,成为首位开讲专家。迄今为止,这3位学者已在市档案局、市委宣传部、北海街道、柯桥图书馆、农业商贸职业技术学院、市民政局等单位做了多场讲座,增加了学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。老领导宣培才教授,经常为刚入学的新生做有关“大学规划与人生展望”等方面的讲座,义务给青年教师传帮带,做青年师生的导师和引路人。王松泉教授2006年退休以来,除了出版7部教材和著作、发表37篇论文之外,还应邀到多个省、市、自治区高校和报告会讲学,其中,2014年12月6日,在“理解与对话:全球化语境下语言与文学教育”国际研讨会上担任评委会主席,向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“国师”——周清海教授等海内外著名大学语言文学教育研究专家颁发获奖证书。洪立昌老师退休20年来,一直坚守在市老年大学的讲台上,为全市的老年朋友传授科学健身、疾病防治、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。
  老教师们以其睿智的思想、广博的学识、精通的专业和丰富的人生经历,积极服务学校和社会。

著书立说 传承文化

  一些教师退休后,没有选择颐养天年,而是一直孜孜不倦,潜心做学问,埋头搞研究,有不少甚至已年逾古稀,仍然笔耕不辍。近期,离退休处开展了退休教师学术成果征集展示活动,征集到20位老教师退休后出版发表的92部专著、269篇论文、32项获奖成果和11项课题。其中,邹志方教授2005年退休至今,一直专注于中国古代文学和绍兴地方史研究,出版有关绍兴文史书籍20余本,发表有关绍兴文史文章20余篇。郭庆祥老师已年逾八旬,却精神矍铄,手不释卷,每天坚持在电脑前工作8小时,常有文章见诸报端,写作出版的《放浪山水:陆游的旅游历程》、《王充与论衡》、《智慧之光:鲁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》等3部著作,均获得“绍兴市文化创新奖”和“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”。
  一叠叠厚厚的著作、论文彰显了我校离退休教师老有所为、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。他们不需要评职称,不需要评先进,却静心研究,伏案思索,把一生积累的知识、经验和聪明才智继续奉献出来。老教师们这种远离浮躁和功利,默默奉献的精神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,向后辈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,对年轻一代起到引领、示范和鞭策作用。
  一位老教授这样定义幸福: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,为人类传承一点文化,给学校增添一点美誉度,这就是幸福。寥寥数语,体现了献身教育事业的老教师对社会、对学校的热爱和关心。

建言献策 助推发展

  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是广大老同志关心和牵挂的大事,一些老同志怀着对学校的深厚感情,继续履行学校工作参谋和顾问的职责。他们通过参加党员代表大会、校领导与老同志座谈会、“我为创建绍兴大学献一计”金点子征集活动等形式和途径,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、管理经验,围绕学校发展与改革,就绍大创建、学校定位、人才培养、教学科研、师资队伍、校园文化、干部作风、民生工程等各个方面建言献策,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宝贵的建议。近年来,学校通过返聘离退休老同志担任教学督导,参与教学管理、调研等工作,充分发挥了一些老专家、老学者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特长,为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  “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”。我校离退休老同志退而不休,继续发挥余热,他们老骥伏枥、自强不息、淡泊名利、乐于奉献的精神就像瑰丽的夕阳一样,照映出异常动人、异常美丽的画面!

(离退休处 供稿)

上一条:学校召开纪委扩大会议暨“正风肃纪”行动推进会

下一条:学校召开第二次文化校园建设现场办公会议

关闭

版权所有:绍兴文理学院新闻网
您是本网站的第 位访问者